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團體標準審查會在京召開
▲審查會現場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飼料生產和消費國,2021年,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2.93億噸,豆粕在飼料中占比為15.3%。大豆作為豆粕的生產原料,2021年進口量為9652萬噸,約占總消費量的85%。過高的進口依存度和過于集中的進口來源,使豆粕在供應與價格上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近期每噸豆粕價格累計上漲1000元以上,創歷史新高,直接推動飼料價格大幅上漲。
為保障我國飼料糧食安全,落實農業農村部“提效減量,開源替代”的部署,豆粕減量替代工作已成為當前畜牧飼料行業聚焦的重要工作之一。為此,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于2022年1月17日抓緊完成《生豬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糧生產技術規范》立項。隨后起草單位迅速成立工作組,擬定標準方向,落實任務分工,明確進度要求,多方協作、全力推進。短短8周,形成《生豬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糧生產技術規范》團體標準(送審稿),并于2022年3月9日通過專家審定,為下一步豆粕減量替代工作的標準化與規范化奠定了重要基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會長 李德發(左)
全國畜牧總站站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王宗禮(右)
審查會上,專家組聽取了譙仕彥院士和胡廣東處長對標準起草工作的詳細介紹,充分肯定了起草工作組的專業嚴謹與協作高效,一致認同標準的前瞻性、先進性、實用性。并圍繞標準的技術指標、可操作性、指導性和規范性等進行了認真研究和充分討論,提出了寶貴意見與建議,最終形成標準審定意見。專家組組長李德發院士認為,該標準高度契合當前畜牧飼料行業發展需求,已經達到同類標準的國際先進水平。
王宗禮站長、秘書長指出《生豬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糧生產技術規范》基于大量的研究和生產數據支持,對充分挖掘蛋白飼料資源,推進飼料多元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為保障飼料糧供需平衡、實現減量替代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他強調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作為連接政產學研、服務飼料行業的社會團體,在推進豆粕減量替代和做好行業標準化工作上責無旁貸。為了更好地服務飼料工業發展,引導和促進飼料產業良性、健康、有序發展。協會于2021年8月成立團體標準技術委員會。至今,已完成62項標準立項和11項標準審查。內容涉及:豆粕減量替代、飼料質量安全、減抗替抗、植物提取物、檢測方法等,填補了多項行業亟需的標準空白。而本次審查會的召開,更是將協會的標準化工作推至全新的高度,樹立了一個“旗艦級”標桿。
本次審查會由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團體標準技術委員會主任、全國畜牧總站首席專家劉海良主持。全國畜牧總站副站長楊勁松、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飼料飼草處處長黃慶生出席會議并提出指導意見。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團體標準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副主任、委員,農民日報社記者崔麗,制標單位技術骨干,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團體標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人員等參加會議。
▲線上參會專家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團體標準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飼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成都)原主任柏凡,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團體標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飼料行業協會秘書長李祥明,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團體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蔣宗勇,東北農業大學教授李建平,山東省畜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李俊玲,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副研究員萬丹,福建傲農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肖俊峰,東方希望集團有限公司飼料技術總監胡巍,四川特驅農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梅紹鋒,雙胞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謝正軍和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畜禽料研究所所長祝丹線上參會。來源:中國飼料工業協會
一周熱點
- 2022-05-09預測2022/23年度我國大豆新增供給量11770萬噸
- 2022-05-072022年第一次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7.7%
- 2022-05-07中國小麥年度供需平衡分析
- 2022-05-07新一輪豬價啟動已經臨近 豬雞共舞可期
- 2022-05-06國家發改委喊話:豬企有望扭虧為盈!
- 2022-05-05全球小麥價格大漲40% 中國玉米需求突破年度新高
- 2022-04-29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飼料原料營養價值評定及參數建立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 2022-04-29海關總署對越南等國19家水產企業采取緊急預防性措施!
- 2022-04-29促進農業規劃編制、動物疫病防控、數字鄉村建設等領域務實合作——中柬農業合作邁上更高水平
- 2022-04-28首次!進口非轉基因大豆按國內期貨定價